今天是母亲节。
平日里我们经常说起关羽的故事,鲜有提及关夫人的。
关夫人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呢?
全国各地的关帝庙很多,有些地方甚至建有关夫人庙。
清代梁章钜在其《楹联丛话》里记载了一幅与关夫人有关的对联:
生何氏,殁何年,盖弗可考矣;
夫尽忠,子尽孝,可不谓贤乎。
据常平祖庙记载:关羽自幼家中贫困,无法入私塾上学。一位好心的匈奴老人看到他天资聪颖,便收他为学生。老人有一独生女儿,名叫胡玥。女孩从小与关羽朝夕相处,日久生情。老人也认可学生的才华出众,于是将女儿嫁与他为妻。
关羽十八岁时,得子关平。
胡玥是位深明大义的贤妻良母。她知道丈夫的事业是除暴安良,极力支持。后携子远避,隐姓埋名,居住在今五龙岭乡娘娘庙村。
胡氏亲自教子,平日在山上挖草药为民服务,深得周边群众爱戴。
关平长大成人后,她又送子投奔关羽,协助父亲的事业。
关平即将出发前,胡氏嘱其带上了两件信物——青梅和竹子。因关羽爱吃青梅,又喜爱竹子的高风亮节。这两件物品,寄寓青梅竹马,永不变心。
传说关羽收到信物之后,思念妻子,几夜难眠,终以流传至今的《风雨竹图》隐诗明意。
莫嫌孤叶淡,
终久不凋零,
不谢东君意,
丹青独立名。
诗中以“孤叶”自喻,表示自己历经风雨,其心也不会随风就雨。哪怕东君有再多的礼物,他仍然忠贞不移,独善其身。
胡氏后来无疾而逝,当地百姓为她立庙供奉。明万历四十二年(公元1614年),明神宗谥封她为“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”。
(本站编辑:高玲利)